习非常关心职业教育发展,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向职业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及相关论坛致贺信,强调“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为劳动者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格外的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明晰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与着力方向,成为指导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习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教育思想等重要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阐释,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亟需深化研究。
点评专家:邢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高位重视、定位、谋划、布局职业教育,指引职业教育进入一个新时代、新阶段。特别是习多次深刻阐明我国职业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反映出对职业教育一往情深、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和指导指引。我们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习对职业教育及相关重要论述,要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战略定位、“人才和技能支撑”的功能价值、“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工作逻辑以及适应性要求、办学道路、改革重点、舆论导向、保障条件等全方面学习领会。
点评专家:朱安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习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对习的劳动观有全面准确的学习和把握。可优先考虑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探讨。其次,应对习对于工人阶级的重要论述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怎么样发展和壮大工人阶级,充分的发挥工人阶级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维护好工人阶级的权益,对于巩固中国的执政基础很重要。再次,要全面精准把握习关于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重要论述。“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最后,要全面把握职业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联合研究选题建议:1.习职业教育观与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研究;2.习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3.习关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布局;4.习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5.习的劳动观研究。
选题理由: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协同创新,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技能型社会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迫切地需要从政策上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点评专家:马树超,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选题既是职业教育领域贯彻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系统观念、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选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选题,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整体性,对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
研究选题建议:1.在“三教协同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3.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
选题理由:《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 2035 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度的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明显地增强”的目标,并且将建设技能型社会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第一条,技能型社会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技能型社会建设还面临着技能人才在体制内外、城乡之间显著的错配现象和“有技能无地位”等诸多挑战。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技能型社会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的关系、技能型社会的宏观制度架构、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等问题,需逐步加强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
点评专家:王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而技能人才短缺正持续掣肘中国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中国技能人才短缺除了体现为技能供给规模不足和质量低下外,也呈现出体制内外、城乡之间显著的技能错配现象。 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技能型社会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的关系、技能型社会的宏观制度架构、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等问题,需逐步加强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 技能型社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研究选题建议:1.建设中国技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研究; 2.技能型社会的基础理论研究; 3.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建设实证研究。
选题理由: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这一重要战略任务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三农”现代化,不仅能践行服务社会的职能和使命,对于促进人才教育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具备极其重大价值。
点评专家:祁占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为继续推动“三农”向现代化迈进,促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是关键,换言之,人自身现代化、人才教育培训是根本。 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形式灵活、教育内容丰富等特点,与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 职业教育在由服务全面脱贫转向服务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进一步突破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瓶颈,探寻创新服务路径,优化制度设计,保障政策供给,充分的发挥应有功能和价值。 研究选题建议: 1.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研究; 2.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研究; 3.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经验研究; 4.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评价研究; 5.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研究。
选题理由:《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国家法律和法规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自 2014 年国家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以来,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总结、提炼、研究。这就要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内涵、特征、模式及其保障机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代表国家特征的学徒制模式。
点评专家:赵鹏飞,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特色学徒制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教授。学徒制能有效解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基本问题亟待解决。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探索工程技术领域紧缺人才储能赋能的新机制。 以此为契机,结合前期成果,持续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新格局,支撑产业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研究选题建议:1.中国特色学徒制支持政策研究;2.调动学徒人力资本投资关键主体企业和学徒个体的投资积极性研究;3.中国特色学徒制质量体系研究;4.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设计研究;5.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研究; 6.中国特色学徒制学徒文化研究。
选题理由: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时代背景下,沟通教育与职业,加强职业指导、生涯教育与就业问题研究,关注产业转型动态和新职业发展,剖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是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在当前经济发展压力增大,高校应届毕业生突破千万,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充分的发挥职业教育就业“稳定器”作用,加强就业问题研究具备极其重大价值。
点评专家:俞启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的本质及类型特色就应该体现在面向职业上,“有业”“乐业”是中华职教社先贤一贯强调并为之奋进的职教目标,诠释、探讨和宣传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是本刊一以贯之的重点领域。 特别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地要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研究选题建议:1.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研究;2.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研究;3.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研究;4.职业院校升学与就业的培养导向研究。
选题理由: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主体地位的基础性工作。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还不完善,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原理性问题和基本概念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跨界研究还有待加强。对此,应加强职业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深化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话语体系,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学科范式。
点评专家:谭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负责人。学科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薄弱,理论落后于实践,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立足学科建设,加强理论研究,精准把握职业教育学科的基本点,与时俱进,探寻学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问题、新举措,关注跨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 通过深入阐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服务国家发展的策略和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立足中国,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在完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研究选题建议:1.职业教育元理论问题研究;2.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研究;3.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4.职业院校学科建设研究;5.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
选题理由:《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目前已有 160 多个国家构建了国家资历框架,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欧盟和东盟还建立了地区资格框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我国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框架体系,有必要尽快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国家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研究,加强调研和理论建构,助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
点评专家:姜大源,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制度型开放”一词。 “制度型开放”的意义在于: 要在学习规则和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更多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进开放。 制度型开放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对标国际规则,这既是中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越来越深入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家资历(格)框架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制度型”开放在教育领域里的首要举措,是教育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角度,还是从欧洲资格框架或东盟资格框架的成员国内,国家资格框架都已是成熟的并为国际公认的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基本标准。 建立与此对标的中国“国家资格框架”,有利于中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
研究选题建议:1.“国家资格框架”的结构、认证与执行; 2.“国家资格框架”的政府行为、制定机构与法律上的约束力; 3.新八级工制度与“国家资格框架”; 4.“国家资格框架”的比较研究: 现状、问题与前景。
选题理由:《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趋势,有咋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咋样的办学导向。”“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推进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是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引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完善第一方评价,改革优化第二方评价,探索健全第三方评价,充分的发挥三方评价的各自优势和特点,建立开放、多元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未来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迫切地需要学术界加强研究,以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健康发展。
点评专家:石伟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点评专家:刘晓,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顺应时代的评价方法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促进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手段,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无论是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和政策落实,还是中观层面的职业院校的办学评价,抑或学校内部的相应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偏差,必须开展与时俱进的系统改革。 尤其是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双高计划”为代表的重大职业教育项目的绩效评价、以“教师创新团队”为代表的教师队伍评价和激励,以“探索健全第三方评价”为代表的开放、多元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机制模式改革等方面,迫切地需要学术界加强研究,以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健康发展。
研究选题建议:1.中国式现代化与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改革;2.“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内涵与推进路径;3.新时代职业教育多元评价体系改革的模式与机制研究;4.新时代职业教育考试制度与人才评价模式改革;5. “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的反思与展望。
选题理由:习指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目前我国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职业本科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其人才教育培训规律、定位、模式究竟是什么等问题,职业本科院校能否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需要持续研究、观察和引导。
点评专家:吴学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跨越的“门槛”。 面对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持续升级需求,更加需要职业本科砥砺赋能; 对于职业教育人才高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职业本科教育的支撑; 而要在世界职业教育中赢得话语权、领跑力和示范性,需要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本科教育。 对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处于发展初期关键阶段的职业本科教育走稳、走准、走好具有现实的引领意义,而且对于引领和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凸显类型特征、彰显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教育范式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研究选题建议:1.职业本科教育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2.职业本科教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3.职业本科教育制度与标准研究; 4.职业本科教育治理创新研究。
选题理由: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0 年 9 月,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联通学校,赋能学生》,第一次明白准确地提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概念。作为与产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引导研究者、实践者关注并深入系统研究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具备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政府政策制定和院校改革实践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点评专家:韩锡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兴起,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对全球各国劳动力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职业教育做出相应的回应。 然而,尽管数字技术有巨大的变革潜力,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将这些潜力变为现实的路径。 如何理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 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这些问题亟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达成共识。
研究选题建议:1.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家及区域战略研究;2.职业院校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策略研究;3.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策略研究;4.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模式研究;5.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研究。
选题理由:习在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2023 年是习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比较视野,系统梳理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深化国别研究,借鉴其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经验,总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经验和教训,服务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点评专家:赵志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质量职业教育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极其重大的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职教国际合作项目整体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点状的产出成果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也缺乏方法论支持,国际比较研究的议题需要围绕我国现实情况深入或扩展。 实现职业教育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要对国际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和反思,包括对职教国际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估研究,重点为“一带一路”和“鲁班工坊”等非营利性合作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研究; 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研究的重点为英、韩、美等非传统学徒制国家学徒制“转型”经验研究; 德国行会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士和职业硕士)对我国职业本科的启发,以及“基于工作学习”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等。
研究选题建议:1.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质量控制与效益评估研究;2.英、韩、美等非传统学徒制国家的学徒制发展研究;3.德国行会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本科建设的启发;4.“基于工作学习”的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