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app官网下载
新刊速递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年第11期目录
来源:欧宝app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30 17:40:18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并引起多方关注。当前,在国家有关政策及项目的引领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数字化支撑条件逐渐完备、教与学模式不断革新、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化治理体系与治理模式建设初见成效、数字化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等。然而,新时期职业教育数字化也面临学生的学习力与能动性需要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有待深化、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水平仍需更新与提升、数据驱动的管理与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数字化支撑保障水平有待加强、数字化体制机制仍需加强完善等诸多挑战。因此,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亟需通过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认识与发展站位、树立数字化转型的理性发展观、明晰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策略来实现数字化发展水平的跃升。其中,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策略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重塑信息时代的技术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是创新教学模式,全要素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三是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满足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要求;四是推进管理与服务数字化转型,促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加强数字化基础支撑条件,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新生态;六是健全数字化体制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有序开展。

  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但在转型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资源机制不完善、师生数字化素养待提升、数字化考核评价标准不全面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数字教材概念、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从数字教材建设入手,坚持教材的育人导向与类型特征不变,加快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线实践为例,介绍了数字教材的编写原则、开发内容、建设成果,以及在教学应用、素质培养和数字治理方面的具体作用。为深化数字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文章还从队伍建设、规范体系、运营机制、安全措施、支持平台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建议,以期构筑功能完备的数字教材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为满足“工业4.0”等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德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完成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职业学校、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热情参加数字化转型,合作探索出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数字化实践模式。文章对德国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代表性政策和实践案例进行详细分析,重点介绍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未来教室和无纸化教室、数字烘焙项目、掌控VR、数字教学系统。最后从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实践中得出三点启示:需要政府科学而周密的顶层设计,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通力协作,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需要明确界定学生和教师数字化能力标准,为课程和教学提供明确导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职业教育4.0;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实践

  随着日本“超智能社会”数字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计算机网络、AI和虚拟现实等先进的技术的应用,对日本传统的产业构造和职业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日本政府的数字化政策发现,日本通过导入数字化设备、配置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打造拥有最先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智能学校”、培养能胜任社会数字化变革的专业人才等举措,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此,文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实践的详细情况提出以下建议: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需明确政府在数字化变革中的职能担当;着力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开发新的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标准;构建产教合作、官民协同的推进网络。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给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院校治理的关键,但与教学科研工作相比,党的工作在现实中存在着手段传统、方法单一、与业务工作融合不足等问题,使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保障等作用难以充分的发挥。智慧党建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党建引领事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新技术方法,构建智慧党建,有助于把党的全面领导延伸到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精准、互动、高效的方式,激发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迈入2.0时代,数字化校园为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近年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校园治理面临的形势和典型问题,提出学校治理体系由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机制构成的逻辑框架,然后从建设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层次地融合、整校推进师生信息化应用素养提升、明确目标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方面,对以数字化校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实践模式进行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学校应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抓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实践表明,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方法,对推动学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显著成效。

  在全球产业数字化一直在升级的大环境下,以及疫情防控呼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下,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化转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根据“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分步实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思路,按照“源→算→现→用”的实施路径,结合各个职业院校的真实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措施,循序渐进、持续迭代、循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奠定坚实基础。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准确掌握大学生相关信息,文章对目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如未能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相关人才资源匮乏、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认知与理解、强化相关人才的培育力度、打造具有专业水平的信息化管理队伍,注重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形成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有效解决办法与路径,旨在阐明在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需要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数据,全方位推动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升管理能力水平,推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各项业务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需求急剧扩张,对IT平台的及时响应能力提出升级转型需求。云原生作为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云端服务,是以容器、微服务、 DevOps 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云技术产品体系。在使用云原生技术后,开发者无需考虑底层的技术实现,可以充分的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实现快速部署、按需伸缩、不停机交付等。文章阐述利用云原生技术,基于敏捷开发的核心思想,让技术团队能够借助自动化部署、智能化交付的流水线服务,快速响应频繁的业务变化和产品迭代,使业务需求快速转化为线上生产力,快速响应高校各项业务需求并且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高等职业院校在制造类专业的办学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条件集成性不够、实践教学实施适应性不强、产教融合平台开放性不足等难点问题,制约了人才教育培训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降低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探索中,系统提出高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类专业“共享工厂”数字化育人平台建设理论,丰富了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协同育人理论;构筑共享工厂“全景化”校企深度合作学习环境,拓展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形成共享工厂“定制式”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推动了专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共生发展。“共享工厂”产教融合数字化育人平台的探索与实践,在人才教育培训、资源集聚、专业建设、科研服务、示范辐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结合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企业人才需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提出“三即三转”职业教育改革理念。通过顶层设计和业务重构,利用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线场强国平台。通过构建教育数字化“1+5”体系,形成“一入口、三中台、一平台”模式,打通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校企合作深层次地融合、数据实时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推动职业教育由校内治理体系的信息化到校企一体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变。

  数字化转型起源于工业领域,而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处于世界领头羊,已形成一批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已完成了数字化转换和数字化升级,但还没有步入数字化转型阶段。近五年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紧随教育信息化步伐,实施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探索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文章借鉴中国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结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对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内容及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文章认为: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追求是以师生为中心,通过数字化转型带来教、学、管、评全方位的变革;其主要内容有业务转型、技术转型和组织转型,重点是业务转型,关键是教育教学,核心要素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智能化教学环境、智慧化教学评价、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业务软件,以及人的信息化素养和组织执行力;在路径选择方面,建议走“轻资产转型”路径,坚持问题导向,保证基础设施够用、机制保障到位。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职业院校适应人才需求变化、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增强内在竞争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要行政、教学、教辅全部门协同,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全员参与。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要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和发展基因,寻找对自己最合适的转型路径。据此提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不仅要关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还必须要格外注意及时转变育人理念、更新办学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远景规划、强化统筹推进、吸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注重评估评价、深化教学与管理创新等。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以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持续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基本路径。文章从“三教”改革的视角,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要求;探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下数字化转型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基于云班课进行了云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实施金课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汇聚教学大数据,助力教法改进和创新;开发应用数字教材,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提升反馈预警的效率;培育师生信息素养,增强数字化转型适应度等。

  当前职业教育正步入数字化转型期,利用数字化推动教学变革,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健美操》课程为例,介绍了学校在数字化环境建设、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混合教学方面的成效和经验,并结合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特色,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规律与路径,以促进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效发挥数字化在学校治理和服务师生方面的作用。

  数字化转型是当代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习者生态学习需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从实施“赛训一体化”、创建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构筑相应保障机制、持续深化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转型的思考等四个方面,提出整校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施路径,以此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教学能力;赛训一体化;赛教研改融合

  信息技术发展导致知识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产生了新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迫切地需要建设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新形态教材,以满足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需求。云教材是包含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体系,是新知识时代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特性、服务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必然选择,具有实践性、互动性的特征。当前,职业教育的云教材建设还面临一些困境,在内容上,对接产业发展特色不突出;在形式上,不能够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在运行上,碎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易掌控。在新知识时代,职业教育云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为:明确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强化设计,实现教材资源一体化;对接平台,形成“互联网+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学习国内国外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教学研究;要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察觉缺陷研究对策;要结合本校现有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设适合本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要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保障,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层次地融合,实现“建、用、学、研”一体化,全方位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基于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背景,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又是实现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文章基于个案研究,探讨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具体思路与实践,智慧校园建设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前提保障;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应坚持规划引领、标准先行、多种模式、分级推进、育训结合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丰富数字化资源供给,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效果;在未来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中,要逐步的提升智慧管理上的水准,实现学校教学治理体系智慧化,坚持数字化课程资源“走出去”和“引进来 ”相结合,持续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